97无码免费古代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_超碰97人人看_亚洲人成在线电影播放天堂色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 舊聞解密
投稿

被魯迅記憶抹去的敷波先生

2018-03-03 02:15:50 來源:讀書 作者: 吳真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魯迅《藤野先生》的主人公藤野嚴九郎,可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人,《藤野先生》這樣描寫恩師的登場:“解剖學是兩個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學。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他向?qū)W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全文始終未提藤野先生之外的另一個解剖學教授叫什么名字。
    那個被魯訊忽略了的另一個教授,就是敷波重次郎(1872-1965),魯迅仙臺時期的解剖學老師。
 
                        魯迅的班主任敷波先生
   
   1904年9月13日,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新生開課第一天,第一堂課是敷波先生的組織學理論,下午第六堂課,才是藤野先生講授的解剖學史。
   用今天的話說,敷波先生是學生心目中的“男神”。他畢業(yè)于名校第四高等學校,又在當時日本最先進的東京帝國大學醫(yī)學院進修了三年,他的絕技是雙手持粉筆同時畫解剖圖和板書,他的課堂全部使用流利的德語教學,“之所以這么做,是為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氣氛,激發(fā)他們學習西洋醫(yī)學的好學心”。
 
 
   大學的第一節(jié)課,111名新生之中,唯一的外國留學生,來自中國的周樹人。22年之后,1926年10月,當魯迅在廈門島的燈下回憶仙臺的求學生活時,記憶的聚光燈卻對準了開學第一天下午上場的藤野先生。
    敷波比藤野早一年到仙臺醫(yī)專任教,從1902年開始,新生一年級的級長(班主任)由敷波擔任,藤野是副級長,這樣的搭配持續(xù)到一九一五年藤野的去職。按第一學年的課表,敷波講授六門課,藤野講三門課。若以授課時間而論,敷波明顯多于藤野。 
                                         
                    風格迥異的兩位先生
   
    不僅是留學生周樹人,所有上過課的日本學生都對于“緩慢而極有頓挫的聲調(diào)”的藤野式開場白印象深刻,他們形容為“漢學師匠”。藤野先生猶如落語(日式相聲)的老藝人(師匠)。其時藤野先生不過30歲,老派作風卻令周樹人誤以為他是老夫子。藤野1874年誕生在福井縣坂井郡五代行醫(yī)的“蘭醫(yī)”世家,蘭醫(yī)指的是十七世紀由荷蘭人傳入日本的歐洲醫(yī)學。
    藤野先生的文言文腔調(diào)里還夾雜著濃重的北陸口音,常常被日本學生私下取笑。同樣來自北陸地區(qū)的敷波仿佛是作為藤野的對立面而存在的,他出生在金澤市區(qū)的商人家庭,學生評價他“非常有都會氣息”,萬事積極,體育全能,尤其擅長擊劍,在學生中人氣很高。相比之下,藤野就是個鄉(xiāng)下人,萬事嚴謹,厭惡體育,不會說德語,只能用淺白的日語上課,這在崇洋的學生中反而是受到輕視的……雖然同臺授課,但兩人的生活面貌又有著天壤之別,1973年,“魯迅在仙臺的記錄調(diào)查會”采訪了七名周樹人的同學,有些細節(jié)頗耐人尋味。敷波比藤野早四年當上教授,月薪1000元,而藤野在教授里面是最下層的十二級,月薪只有600元。其他教授每天都坐人力車到學校,只有藤野是步行上班的。
                                     
                 兩位老師迥然不同的命運
   
    在1902至1915年仙臺醫(yī)專學生的集體記憶中,藤野先生一直是“名捕”。1904年至1905年學年的成績表,一共記錄38個學生的成績。敷波的組織學共有兩個甲,五個丁,兩個戊。敷波明顯手比較“松”,而藤野的解剖學成績沒有甲,打了九個丁,兩個戊。學校規(guī)定,若有兩科成績?yōu)槎』蛴幸婚T戊(50分以下)者就要留級。這一年有20個同學留級,因此許多留級生都對藤野抱有怨恨情緒。部分留級生為了發(fā)泄對藤野的不滿,把怒火燒向了中國留學生周樹人身上,誣蔑藤野先生向周樹人漏題。事實上,周樹人在仙臺醫(yī)專唯一的不及格,恰恰是這門解剖學,由藤野先生給出的分數(shù)。雖然謠言很快被澄清,但是這件事加深了周樹人心中“弱國子民”的屈辱感,于是產(chǎn)生了厭棄仙臺的想法。
    敷波是學校重點培養(yǎng)的青年骨干,第二學年的第二學期,學校公派他前往德國留學,學生們舍不得人緣這么好的老師離開,送別會早在第一學期就張羅開了。1915年11月6日,在仙臺醫(yī)專的禮堂前,醫(yī)科二年級的全體學生圍著敷波教授拍下了“敷波重次郎教授德國留學記念寫真”。這是敷波和魯迅唯一的一張合影,反而藤野先生沒有與魯迅的合影。 
    1915年仙臺醫(yī)專升格為東北帝國大學醫(yī)科大學之時,校方在學歷上面一刀切,凡是沒有留洋經(jīng)歷的教師一律不獲續(xù)聘。既未留洋又無帝國大學醫(yī)科學位的藤野先生被判定為不具備大學教授的資格,只有自動辭職。他先到東京進修臨床外科,后又輾轉(zhuǎn)多地,一直在找工作,但都沒找到。據(jù)說,藤野嚴九郎曾凄楚地告訴朋友:“回故鄉(xiāng),當耳鼻喉科醫(yī)生。” 
 
仙臺醫(yī)專時期的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在41歲之后被迫轉(zhuǎn)行,回到家鄉(xiāng)做了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直至1945年老去,享年七十一歲。把握了時代先機的敷波,1915年留任東北帝國大學教授,1922年到岡山醫(yī)科大學擔任創(chuàng)校教授,開創(chuàng)了日本醫(yī)學的胚胎發(fā)生學研究,在學界享有盛譽,1965年去世,享年93歲。在敷波八十九歲時自撰的《回憶錄》中,仙臺醫(yī)專的歲月里,沒有關(guān)于藤野或周樹人的一絲記念。
                       
                            魯迅和藤野“弱者的共感”
   
    失意于本國的師者,卻因異國學生的千古文章而青史垂名。魯迅至為感念藤野先生的一點,是他對學生課堂筆記的批改。1951年,六本魯迅在仙臺的課堂筆記在紹興老家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存北京的魯迅博物館。雖然魯迅筆記中敷波講義所占比例最大,然而現(xiàn)在可以辨認的批改筆跡絕大部分是藤野的。
 
魯迅1903年在東京弘文學院剪掉辮子后拍攝
 
  魯迅把所有的敬意都獻給了一個善良的失意者。當全班同學眾星捧月般簇擁著男神敷波的時候,只有一個來自弱國的失意青年,默默站在藤野先生一邊。伊藤虎丸在《魯迅與日本人》中認為藤野先生與青年魯迅之間浮現(xiàn)了“超越國籍的‘真的人’的關(guān)系”,董炳月進一步解釋為這是一種和國籍無關(guān)的“弱者的共感”。
    盡管《藤野先生》沒有提到敷波先生,然而下筆的時候,恐怕魯迅還是想到這樣一個人生贏家,站在藤野先生的對面。敷波先生的機巧順暢,更襯托出藤野先生的木訥笨拙,更彰顯出藤野先生赤誠的“師者本心”。
                          

 

 

 

責任編輯: 孫麗
版權(quán)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shù)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今日報道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wǎng)上投稿
關(guān)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