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无码免费古代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_超碰97人人看_亚洲人成在线电影播放天堂色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 舊聞解密
投稿

“天下第一軍”的前世今生

2017-04-13 23:22:05 來源:陸戰(zhàn)之魂 作者:董保存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二戰(zhàn)名將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曾說過:“切忌與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他所說的中國地面部隊,即最新出版的《陸戰(zhàn)之魂》的主角——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18個集團軍。按照數(shù)字編排序列,18個集團軍之首,是南京軍區(qū)第一集團軍,因而被稱為“天下第一軍”。本文即摘選自該書部分章節(jié)。

                              
賀炳炎將軍(左)與余秋里將軍.jpg
  
    賀炳炎將軍(左)與余秋里將軍               
 
 
 
                    百戰(zhàn)出雄獅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的前身,可追溯到1930年賀龍在湘鄂西創(chuàng)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二軍團,1934年年底,他們開創(chuàng)湘鄂川黔蘇區(qū)。1935年11月,紅二、紅六軍團組建為紅二方面軍,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開始長征;1936年10月,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靜寧將臺堡會師。
  在抗日戰(zhàn)爭中,紅二方面軍被編為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八旅,當時的晉綏根據地就是這支部隊創(chuàng)建的。
  1947年,三五八旅和獨立第一旅組建了晉綏軍區(qū)第一縱隊,共計8300人,后改稱西北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當時正逢胡宗南大舉進攻延安,西北野戰(zhàn)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首戰(zhàn)青化砭,再戰(zhàn)羊馬河,攻下蟠龍,三戰(zhàn)三捷。1947年8月,又和兄弟部隊一起取得沙家店伏擊戰(zhàn)大捷,粉碎了國民黨軍對西北的重點進攻。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軍第一兵團第一軍,軍長為賀炳炎,政治委員為廖漢生。原轄第三五八旅(旅長黃新廷、政委余秋里)、獨立第一旅(旅長王尚榮)、第七旅(旅長傅傳作)分別被改編為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全軍人數(shù)共計2.2萬人。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一軍轉戰(zhàn)晉、綏、察、陜等省,參加戰(zhàn)役、戰(zhàn)斗163次,解放縣以上城市51座,殲滅國民黨軍104277人,繳獲各種火炮880門、輕重機槍4033挺、各種長短槍29743支,同時也發(fā)展壯大了自己。
  新中國成立后的1952年6月,第一軍與第三軍合編為重裝軍,番號仍為第一軍。軍長黃新廷,政治委員梁仁芥。
  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一軍將士跨過鴨綠江,參加了1953年的夏季戰(zhàn)役,與美軍作戰(zhàn)屢創(chuàng)佳績。朝鮮停戰(zhàn)后,在“三八線”和東海岸擔負守備任務,直至1958年才撤軍回國。
  從紅二軍團到三五八旅,從西北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到南京軍區(qū)第一集團軍,這支部隊創(chuàng)造奇跡,血寫歷史。
                  一軍一師“一把手”
  曾經在這支部隊分別任司令員、政委的上將賀炳炎和中將余秋里都是獨臂將軍,余無左臂,賀無右臂。他們帶領的部隊被稱為“一把手”部隊,也就是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第一師。
  賀炳炎變成“一把手”,是在紅軍時期的一次激烈戰(zhàn)斗中。當時敵人拼命往上沖,機槍手都犧牲了。賀炳炎操起身邊的輕機槍一陣猛掃。突然,一顆子彈射來,賀炳炎右臂中彈,身負重傷,被抬到醫(yī)院。
  軍團衛(wèi)生部部長賀彪檢查了傷情,對賀炳炎說:“必須截肢,不然命都保不住了。”賀炳炎大喊:“不能鋸,我不能沒有右手,不能!”
    聞訊趕來的賀龍握緊賀炳炎的左手,對他說:“你還有左手,照樣可以騎馬、打槍嘛!”經過賀龍的勸說,賀炳炎同意截肢。
    余秋里則是在貴州威寧伏擊戰(zhàn)中受傷的。他在一座山頭觀察敵情時,忽然發(fā)現(xiàn)對面的敵人正朝團長成鈞射擊。情急之下,他一把推開成鈞,但子彈卻擊中他的左臂,傷勢嚴重。可是他只是簡單包扎一下,便忍著劇烈的疼痛隨部隊北上了。之后,繼續(xù)爬雪山、過草地
    1936年9月,紅二方面軍到達甘肅徽縣,此時余秋里左手五指已腫脹壞死,如不及時治療就會有生命危險。恰逢紅軍剛打了勝仗,繳獲了一些醫(yī)療器械、消毒棉和紗布,紅二方面軍首長便要衛(wèi)生部部長侯政給余秋里截肢。
                          軍政合作典范
  在1935年5月的忠堡戰(zhàn)斗中,十八團在團長賀炳炎、政委余秋里的指揮下奮勇殺敵,殲滅了敵師部和一個旅,活捉了敵縱隊司令兼師長張振漢。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一二〇師挺進冀中,兩個“一把手”在第三支隊分別任司令員、政委。他們情同手足,創(chuàng)造了軍政干部合作的典范。由于他們兩位都是獨臂,而且一個失去左臂,一個失去右臂,因而在領服裝時,手套只領一副,你用一只,我用一只。上衣也時常換著穿。余秋里的右邊袖子磨壞了,賀炳炎的左邊袖子磨壞了,兩個人一調換,“這不都是好的嘛”……
  賀龍元帥曾這樣評價:“賀炳炎和余秋里兩人都是一只胳臂,搞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敵人聽見‘一把手’的隊伍來了,離得大老遠,就嚇得溜掉了!”
責任編輯: 劉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