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些年讓美國最坐臥不寧的新聞,一個就是東風家族的各種導彈試射成功,另一個就是高超音速飛行器各種實驗成功。在國外媒體看來中國在高超音速領域已經在和美國并駕齊驅,甚至有些領域已經領先美國。尤其是中國的自行發(fā)展的多款高超音速武器都已經進入了定型實驗的關鍵時期,這些成就讓美國人倍感心酸,因為他們自己還沒成功!

想要研究這些先進的飛行裝置,超音速飛行器,東風導彈彈頭,普通殲-20,運-20等等這些高精尖的裝備,必須離不開一個寶貝-航空風洞,這是研究這些大家伙必備產品。當年美國研究F-22的時候,特別引進了大型風洞,直接把整個機體放進去進行研究,這還沒完,還動用了22種風洞來對它進行全面吹風檢查。在研究航天飛機的時候,美國人就用了3萬風洞小時,來實驗各種條件下設計的完整性?梢哉f先進航空器不是設計出來的,更是吹出來的。

在中國四川省綿陽市安縣的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是我國最大的空氣動力學研究、試驗機構。這里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風洞群。在茫茫的大山里,我們風洞群從低速到24倍超高音速,從地面、水中、高空的氣動研究全部都能進行,現在還可以模擬火星的大氣層。這里是中國的真正的黑科技誕生地,上面說到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就是在這里利用多種風洞實驗出來的。

中國研究大型高超音速的風洞的歷史由來已久,在1958年沈陽就制造了我國第一座大型超音速風洞,從1馬赫-3馬赫,而高超音速領域是在5馬赫起。因為在5馬赫以上的條件環(huán)境,金屬都非常容易折斷或者變形,高溫的持續(xù)加熱,甚至能讓鋁融化;到了7馬赫,就可以讓鋼材融化,這時候軟掉意味著高速的氣流會把你吹的灰飛煙滅。

所以中國能做到高超音速試飛成功,相當的不容易。單單一個材料設計,就需要上萬小時的風洞實驗,而且你還要進行飛行控制系統(tǒng)驗證,多種飛行乘波體結構實驗。最終的結果才是設計出一款能夠帶著我們的戰(zhàn)斗部,飛行數萬公里準確命中敵方目標的超高聲速打擊武器。這還是一次性的!要重復利用的軌道轟炸機,還繼續(xù)需要不斷反復疲勞測試,時間就更久了!

日本曾在這一領域由于沒有大體積超聲速風洞,自己設計的全尺寸模型需要送到美國去實際吹風實驗,這讓日本這個自詡亞洲航空強國倍感鴨梨山大。當得知中國方面有一整套的風洞群后,日曾希望以技術交換方式來跟中國研討,遭到斷然拒絕。后來日方甚至采用一些非正常管道試圖來獲得中方的實際實驗數據,結果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