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yǎng)生講究“養(yǎng)藏”,因此冬天除了注重保暖外,應該減少消耗。專家表示,可以從日常7件小事教你保護陽氣、延緩衰老。
起床慢一點 人醒后從熟睡狀態(tài)轉到活動狀態(tài)時,如立即下床或動作較大,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而且冬天是此病高發(fā)季節(jié)。醒來時先不要急于坐起,人躺著時血液循環(huán)較慢,黏稠度也高,不妨賴床幾分鐘,讓身體從睡眠到蘇醒有個反應。伸伸懶腰,使血液慢慢流動,靠在床頭坐三五分鐘,給心臟一個適應過程。
吃飯慢一點 在天冷的情況下,馬上吃東西,或吃得太快,都會使腸胃負擔加重。如果剛從外面回來,不要馬上吃飯,可以先喝點溫水,過10~15分鐘后再進餐;每頓飯的進食時間至少在25分鐘以上。
運動熱身慢一點 冬季氣溫較低,如果熱身不充分,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和關節(jié)扭傷等情況。一般情況下,運動前的熱身活動在5分鐘左右,但冬季由于氣溫低,肌肉收縮性差,所以應適當延長到10~15分鐘。
說話慢一點 焦躁的情緒既傷肝傷肺又傷脾,還會影響到人體的內分泌及機體組織的正常運轉。相反,如果老人能刻意試著放慢自己的語速,則相當于努力讓自己處于平心靜氣的狀態(tài)。
排便慢一點 老年人冬季排便用力是大忌,當人屏氣排便時,各個器官的肌肉都在用力收縮,腹部肌肉也一樣,這就導致腹壓增高,使心臟排血阻力增大、血壓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或嚴重心律失常引發(fā)的猝死。
呼吸慢一點 慢呼吸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
脾氣上來慢一點 研究表明,生氣不利于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免疫系統(tǒng)正常工作。建議一是多曬太陽,二是加強體育鍛煉,調整植物神經(jīng)功能,避免出現(xiàn)緊張、激動、焦慮、抑郁等情緒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