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基層官兵在邊境一線進行巡邏踏查。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官兵在珠穆朗瑪頂峰展示“中國公安邊防”橫幅。
西藏公安邊防官兵在邊境一線展示國旗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巴嘎邊境檢查站為駐地群眾修建“藏泉水井”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基層單位官兵進行訓練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基層單位官兵在邊境一線執(zhí)行任務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建立之初,該總隊基層官兵騎著牦牛進行邊境巡邏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聶拉木邊檢站官兵與駐地樟木鎮(zhèn)小學學生一起在石頭上制作國旗、書寫自己想對祖國說的話。
法制網(wǎng)記者 劉玉璟 通訊員 陳志強 胡俊浩 何宇恒
茫茫邊防線,殷殷家國情。
在西藏綿長的八千里邊防線上,駐守著一支戰(zhàn)功顯赫、功勛卓越的高原勁旅。他們,就是被黨和人民譽為“喜馬拉雅衛(wèi)士”的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在22載戍邊征途中,近萬名官兵榮立個人三等功、71名官兵榮立二等功以上榮譽。
自1996年單獨組建以來,一茬又一茬官兵始終繼承和發(fā)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喜馬拉雅衛(wèi)士精神”,戰(zhàn)風雪、斗嚴寒、抗缺氧,以“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的拼勁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韌勁,默默奉獻、靜靜堅守,與駐地群眾一道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戍邊史、團結史,在祖國穩(wěn)邊固防的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始終把軍人的職責使命牢記心間
22年來,西藏公安邊防總隊緊緊圍繞“反分裂、保穩(wěn)定、促發(fā)展”這一中心任務,狠抓隊伍建設、業(yè)務建設和后勤建設,強基固本、苦練精兵,不斷成長壯大,逐漸成為一支集“管理、防范、打擊、服務”為一體的重要武裝執(zhí)法力量,圓滿完成各類急難險重任務,成為維護西藏繁榮穩(wěn)定的中流砥柱。
多年來,廣大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官兵始終牢記軍人使命,忠誠履行戍邊職責,贏得駐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2002年,總隊先后開展4次邊境地區(qū)嚴打整治專項活動。2006年7月,總隊出動警力1600余人次、各類車輛150余臺次,圓滿完成了青藏鐵路當雄段和桑雄至那曲段線路兩座重要橋梁、123座涵洞的守衛(wèi)任務。2008年5月8日,象征“和平、友誼、進步”的“祥云”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峰頂展示,總隊官兵忠誠履行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圓滿完成了圣火登頂珠峰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成為全世界唯一一支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的現(xiàn)役部隊。同年,總隊被西藏自治區(qū)黨委、政府記集體一等功,被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授予“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誓與邊防共榮辱,誓鑄邊防新輝煌。
原阿里公安邊防支隊副支隊長扎西頓珠、原吉隆邊防檢查站情報法制科參謀旦增阿旺、原日喀則邊防支隊機動二中隊下士劉東盟等一大批烈士,在自己短暫的軍旅生涯中,將軍魂刻進骨髓、融入血脈,以誓用生命寫忠誠的英雄氣概,捍衛(wèi)了軍人榮譽、鑄造了邊防豐碑。
一次次面對苦與樂、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官兵始終在祖國召喚、人民期待的關鍵時刻,用最堅決的回答、最果敢的行動和最優(yōu)異的成績,向黨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他們,始終把部隊的職能任務扛在肩頭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官兵長年駐守雪域高原,因為高寒缺氧,長年透支生命與健康,時時忍受著病痛的折磨。
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總隊168人身患高原性心臟病,415人身患高血壓,523人有高原性肺水腫發(fā)病史,白發(fā)、脫發(fā)、指甲凹陷、紅細胞增多、肝脾腫大等常見高原性疾病更是極為普遍。在藏工作10年以上,患高危性高原性疾病的概率高達30%,回內地后至少需要2到3年才能度過生命危險期。據(jù)統(tǒng)計,自1996年部隊單獨組建以來,先后有26名官兵突發(fā)高原性疾病,將生命定格在了雪域高原。
海拔高,精神境界更高,身體差,工作質量不差。廣大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官兵依舊有苦不言苦、再苦不言敗,以“什么也不說,祖國知道我”的無私情懷,用實際行動忠誠踐行著“爭做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的錚錚誓言。
2003年2月13日深夜,西藏樟木口岸邊貿區(qū)發(fā)生特大火災,聶拉木邊防檢查站官兵立即趕赴現(xiàn)場,與“火魔”鏖戰(zhàn)7小時,成功撲滅大火,最大限度減少了商戶的損失。2005年12月,日喀則仲巴縣昌果村發(fā)生特大暴雪災害,昌果邊防派出所官兵冒著生命危險轉移被困牧民550人,牲畜17000多頭,成功保護了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1名官兵卻因過度疲勞猝倒在工作崗位。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fā)生8.1級強烈地震,聶拉木、吉隆、定日等地受災嚴重,駐守中尼邊境的官兵第一時間投入搶險救災,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吉隆邊防檢查站監(jiān)護中隊21名官兵面對生與死的抉擇,毅然寫下“遺書”,堅守“孤島”,死守國門,用實際行動在喜馬拉雅譜寫了一曲忠誠戍邊、誓死衛(wèi)國的高原贊歌。
在這支英雄輩出的部隊里,先后涌現(xiàn)出了一個又一個優(yōu)秀的集體和個人,成為了雪域高原八千里邊防線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公安邊防部隊“八面旗幟”之一的帕里模范邊防派出所、榮立集體一等功的吉隆邊防檢查站“國門21勇士”、“戰(zhàn)斗英雄”拉吉、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格列,被授予“鋼鐵運輸大隊”榮譽稱號的后勤基地運輸大隊……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拿,一樁樁永生難忘的戍邊故事,將永遠彪炳史冊、流傳千古。
他們,始終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首位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官兵的身影就如高原上的格桑花一般開遍了西藏邊境的每一個角落,將黨的關懷和部隊的溫暖送到了各族人民群眾的身邊。
多年來,他們長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深入推動愛民固邊戰(zhàn)略,與駐地群眾建立起深厚的魚水情誼,在八千里邊防線上描繪出軍愛民、民擁軍的和諧畫卷。
自2006年實施愛民固邊戰(zhàn)略以來,西藏公安邊防總隊把走訪群眾作為一項基本制度,貫穿于邊防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廣大基層官兵探索總結出預約走訪、錯時走訪、駐村走訪、分片走訪等方法,僅2012年至2017年的5年時間里,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官兵就累計走訪群眾51萬戶次245萬人次,幫助5200余戶群眾解決了生活困難,為困難群眾送醫(yī)送藥、送米送油近10萬次,幫助1500余名邊民群眾脫貧致富,先后涌現(xiàn)出“擁政愛民模范個人”索朗達杰、“雪域高原的守護者”旦增巴珠、“轄區(qū)群眾的貼心人”達娃白瑪?shù)葠勖衲7丁?/p>
西藏邊境地區(qū)相對落后,邊防轄區(qū)困難兒童較多。2006年以來,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全面實施關愛困難兒童工程,對邊防轄區(qū)困難兒童進行全面排查登記,做到發(fā)現(xiàn)一個,救助一個。廣大官兵采取一幫一、多幫一、擔任“邊防爸爸”、“邊防媽媽”等形式,對困難兒童進行全方位的幫扶關愛。2009年,總隊在邊防轄區(qū)開展“集體認親”活動,197名邊防官兵和90名地方黨政干部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與邊防轄區(qū)253名困難兒童結成了幫扶對子,擔任他們的“邊防爸媽”。2008年5月,總隊從官兵捐款設立的“關愛困難兒童基金”中拿出170余萬元建成了“崗嘎愛民固邊小學”,同時爭取地方資金50萬元,為學校購買了電教設備、圖書和校服。2009年5月,該校被日喀則地區(qū)授予“崗嘎愛民固邊模范小學”稱號。
2010年4月25日,時任西藏自治區(qū)主席的白瑪赤林在視察崗嘎愛民固邊模范小學時指出:“崗嘎愛民固邊模范小學的良好硬、軟件設施,在全區(qū)其他中小學都是沒有的,模范小學必將成為有力回擊達賴集團妄圖與我爭奪青少年的有力陣地”。
崢嶸歲月,滄桑巨變。
22年,于歷史發(fā)展的長河而言,只是轉瞬即逝的短暫歲月,但對于西藏公安邊防總隊而言,是值得全總隊退役和即將退役的全體官兵銘記一生的光榮歲月。
今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方案》,明確提出:“公安邊防部隊全部退出現(xiàn)役”,隨著部隊改革進程的穩(wěn)步推進,“西藏公安邊防總隊”的番號或許即將成為永存史館的歷史記憶,但全體喜馬拉雅衛(wèi)士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傳承邊防基因,續(xù)寫新的輝煌。